轉(zhuǎn)帖層析聚酰胺用戶精華博文----推薦
轉(zhuǎn)帖層析聚酰胺用戶精華博文----推薦作為層析聚酰胺的生產(chǎn)供應(yīng)商,長期以來始終困擾我們的是客戶詢問對于具體產(chǎn)品的上柱層析方法,我公司也盡我們所能給予回答,但對于客戶非常個性化的問題,很多時候我們也難以給出答案,在此推薦一篇用戶博文,他在通用方法的基礎(chǔ)上,根據(jù)自己的實踐摸索,總結(jié)了一套方法,推薦此文并非我公司完全贊同他的使用方法,而是覺得該文章可能會給許多使用者帶來一些靈感。
聚酰胺柱如何上樣
2009-09-27 19:11
聚酰胺一定要預(yù)處理,起碼要 用乙醇泡過,柱子底下要墊脫脂棉,能快一些 我的聚酰胺流速超快!估計一個是粒度的問題,二是你的樣品問題。我先放了石頭在*底層,再放脫脂棉,再裝聚酰胺,流速非???。 產(chǎn)品介紹: 質(zhì)量指標(biāo):分子量:14000~17000比表面:5~10m2/g PH值: 6~7 產(chǎn)品價格:30~60目 180元/KG60~100目 240元/KG100目以上 300元/KG 溶解度:溶于濃鹽酸,甲酸,微溶于醋酸,苯酚等溶劑,不溶于水,甲醇,乙醇,丙酮,乙醚,氯仿和苯等常用有機溶劑,對堿較穩(wěn)定,對酸的穩(wěn)定性較差,尤其是無機酸,在溫度高時更敏感。 吸附原理: 聚酰胺是由酰胺鍵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。其酰胺基可與羥基酚類,酸類,醌類,硝基等化合物以氫鍵形成結(jié)合而被吸附,其脂肪長鏈可作為分配層析的載體。聚酰胺在含水系統(tǒng)中層析時,聚酰胺作為非極性固定相,其層析行為反向柱層析;在非水溶劑系統(tǒng)時,聚酰胺作為分配層析的載體,其層析行為為正向柱層析。 應(yīng)用范圍: 聚酰胺特別適應(yīng)于多元酚類化合物的分離,如黃酮、醌類、酚酸、含羰基化合物、羧基化合物等。 例如:葛根素中提取葛根黃酮、茶葉提取茶多酚、 人參中提取人參皂苷、銀杏葉中提取銀杏黃酮、甘草中提取甘草皂苷、甜葉菊中提取甜菊苷、發(fā)酵液中提取維生素和***等成份 對鞣質(zhì)吸附強,用于將植物粗提物中的鞣質(zhì)除去。 前處理: 新買的聚酰胺 取聚酰胺以90-95%乙醇浸泡,不斷攪拌,除去氣泡后裝入柱中。用3-4倍體積的90-95%乙醇洗脫,洗至洗脫液透明并在蒸干后無殘渣(或極少殘渣)。再依次用2-2.5倍體積5%NaOH水溶液、1倍體積的蒸餾水、2-2.5倍體積的10%醋酸水溶液洗脫,*后用蒸餾水洗脫至pH中性,備用。 用過的聚酰胺 一般用5%NaOH水溶液洗脫,洗至NaOH水溶液顏色極淡為止。有時因某些鞣質(zhì)與聚酰胺又不可逆吸附,用NaOH水溶液很難洗脫,可用5%NaOH在柱中浸泡,每天將柱中的NaOH水溶液放出一次,并加入新的5%NaOH水溶液,這樣浸泡一周后,鞣質(zhì)可基本洗脫完。然后用蒸餾水洗脫至pH8-9,再用2倍量的10%醋酸水溶液洗脫,*后蒸餾水洗脫至pH中性,重復(fù)使用。 聚酰胺吸附法的操作: 1、裝柱:一般將顆粒狀聚酰胺混懸于水中,使其充分膨脹,然后裝柱,讓聚酰胺自由沉降;當(dāng)用非極性溶劑系統(tǒng)時候,則用組分中低級性的溶劑裝柱。 2、稀釋適當(dāng)濃度上樣:一般每100ml聚酰胺上樣1.5-2.5g,樣品先用洗脫溶劑溶解,濃度為20%-30%。水溶性化合物直接上樣;若提取物水溶性不好,則用揮發(fā)性有機溶媒溶解、拌適量聚酰胺、揮干或減壓蒸干、干法裝入柱頂。 3、水洗:先用水洗脫。 4、醇洗:在水中遞增乙醇濃度至濃乙醇溶液,或氯仿、氯仿-甲醇,遞增甲醇至純甲醇洗脫。若仍有物質(zhì)未被洗脫,可用稀氨水或稀甲酰胺溶液洗脫,分段收集。 5、找到*佳吸附比:先小量試驗找到*佳吸附比。 6、放大:根據(jù)小試及*佳吸附比進(jìn)行放大試驗。 7、聚酰胺的回收:使用過的聚酰胺一般用5%氫氧化鈉溶液洗滌,然后水洗,再用10%醋酸液洗,然后用蒸餾水洗至中性,即可。
對于分離黃酮類化合物來說,聚酰胺是較理想的吸附劑。其吸附強度主要取決于黃酮類化合物分子中的羥基數(shù)目與位置。一般有以下規(guī)律: 1、苷元相同,連接糖越多,吸附力越大,流出越慢。 2、母核上增加羥基,洗脫速度相應(yīng)減緩。 3、對位、間位酚羥基使吸附能力 〉鄰位酚羥基。 4、不同類型的黃酮的流出順序一般是:異黃酮 〉二氫黃酮醇〉黃酮 〉黃酮醇。 5、分子中芳香核、共軛雙鍵多者則吸附力強,晚出柱。 6、若形成分子內(nèi)氫鍵則吸附力減弱。
含水系統(tǒng)洗脫能力:堿液>甲醇>水 溶劑洗脫能力與溶劑極性相關(guān)可使化合物得到較好的分離。 選擇系統(tǒng)時,可以將樣品加入上述溶劑系統(tǒng)中,觀察樣品在聚酰胺薄膜的層析行為,然后確定溶劑系統(tǒng)。 聚酰胺與大孔樹脂的區(qū)別: 吸附原理不同:大孔樹脂是物理吸附原理;聚酰胺是化學(xué)吸附原理,氫鍵吸附,用于酚類、黃酮類、醌類成分的分離。 大孔樹脂的分離效果沒有聚酰胺好。若是粗粉可以用大孔樹脂進(jìn)行分段,聚酰胺可用于黃酮類成分的細(xì)分或純化。 聚酰胺樹脂可以使用其干柱層析功能,在分離黃酮的過程中作用也是很大的,而大孔樹脂則沒有此功能。 聚酰胺樹脂可以首先用聚酰胺薄膜展開系統(tǒng),而大孔樹脂沒有薄層 樹脂進(jìn)行新藥研發(fā),其新藥若用大孔樹脂制備,必須有打孔的殘留檢查,而聚酰胺目前還沒有正式的文件要檢查其殘留 聚酰胺上樣時,其樣品中的鞣質(zhì)會對主子產(chǎn)生死吸附,大孔出現(xiàn)這種現(xiàn)象很少 大孔的可選擇類型比聚酰胺多,而且還增加了許多鍵合類型,如ASD型,其鍵合了酰胺鍵,增加了其選擇性。 聚酰胺的不足及解決方案: 聚酰胺柱層析的不足: 比如機械強度不大, 粒度不均勻,分離時流速較慢 一些小分子雜質(zhì)混入的問題 采用的解決方案有: 1.裝柱前先過篩 2.裝柱時用5%甲醇或10%鹽酸預(yù)先除去小分子雜質(zhì) 3.與硅藻土混合制粒以增加機械強度。 |